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李商隱(約813-858)
李安成(1959-2015)自幼生長於雲林縣莿桐鄉。少年時期,家道已經中落。雖然家貧,李家卻頗有文風。當時就讀嘉義師專的大哥李茂成(1954-)對於水墨書畫的創作尤為熱衷,亦積極培育弟妹們的素養;家中文房四寶與藝術書籍,更是一應俱全。受此鼓舞,李安成很快地在書畫上嶄露頭角。
虎尾高中在學時期,他曾經跨校,師事1948年自中國大陸應聘來台,當時於虎尾女中任教的書畫家賈松珍先生(1926-)。
虎尾高中在學時期,他曾經跨校,師事1948年自中國大陸應聘來台,當時於虎尾女中任教的書畫家賈松珍先生(1926-)。
1979年,高中畢業以後,李安成北上投靠在基隆擔任國小教職的大哥。茂成在授課之餘,也開畫班,安成就在一旁協助。李安成如今留存較早,且知道創作年代的作品當中,1979年算是一個重要的起點。大致可以確定,寓居基隆期間,正是李安成自覺創作的開始。
在基隆的那幾年,李安成累積了他於1987年在台北「春之藝廊」首次個展的重要作品。他以該展初試啼聲,引起水墨藝壇注意,進一步確立他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決心。也在1980年代期間,李安成從基隆移居台北,結婚成家;他曾在陽明山的中國文化大學校園住過一段時間,直到1992年前後,因婚姻觸礁而結束。從1987年首展到1993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個展,堪稱李安成創作生涯的第二個階段。
在基隆的那幾年,李安成累積了他於1987年在台北「春之藝廊」首次個展的重要作品。他以該展初試啼聲,引起水墨藝壇注意,進一步確立他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決心。也在1980年代期間,李安成從基隆移居台北,結婚成家;他曾在陽明山的中國文化大學校園住過一段時間,直到1992年前後,因婚姻觸礁而結束。從1987年首展到1993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個展,堪稱李安成創作生涯的第二個階段。
雖曾受傳統訓練,李安成的繪畫卻不落傳統定型格式的窠臼。實際上,李茂成對於創作的見解和態度,也對他起了耳濡目染的作用。無論如何,李安成的獨創與現代意識很早就已建立,擬古或仿古並非他心之所向。
他從自己的鄉野體驗出發,結合對於天候與大地變化的敏銳觀察。透過水與墨在紙上的暈染、交融,以及毛筆、排刷的交互運用,他將大自然內化為一種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風景意象。相對而言,李安成前期畫作的形象,更容易讓人聯想真實之景。
他從自己的鄉野體驗出發,結合對於天候與大地變化的敏銳觀察。透過水與墨在紙上的暈染、交融,以及毛筆、排刷的交互運用,他將大自然內化為一種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風景意象。相對而言,李安成前期畫作的形象,更容易讓人聯想真實之景。
1994年以後,李安成曾有一段辛勞的時光,為愛而全心投身花藝事業的經營,最後仍以情傷為結。1998年起,他再度投入專業創作;居所與工作室更多次搬遷。不但如此,1990年代末期直到新世紀之初,台灣藝術經濟曾有一段頗長的低檔時期;影響所及,李安成時而仰賴親朋好友的支持與奧援,甚至借居處所。
從台北市區、新店郊區的山上,到淡水的紅樹林地區,李安成幾乎每隔幾年就有遷移。無家的飄泊與孤獨情愫,經常從他身上看到;慣性地以杜康解憂,更是他長此以往的日常。
從1998年到2003年前後,這是李安成創作的第三個階段,也是他重新回歸專職創作的時期。此時,他的畫面更顯厚重與沈鬱,黑白分明的戲劇性更為強烈。沈甸甸的黑墨在紙上無定形地漫延變化,讓人感覺一股濃郁、壓抑、蓄積已久的能量,隨時等待爆發,或已然宣泄而開。
到了2004年左右,李安成移居淡水紅樹林,那是一段相對較長的安穩期,也是他創作生涯後期的重要階段。早年以來,他偏好以輕柔細薄的宣紙作畫;來到後期,他明顯有意挑戰,嘗試尺幅更大,質地厚實堅韌的韓紙,完成不少大作。
為了駕馭韓紙,讓墨能夠透入紙心,他的用筆更加粗獷而濃重。筆墨在紙面上拖曳,不但更具抽象的痕跡感及飛白效果;墨色也更顯烏黑,甚至明亮。山水的畫意仍在,其用筆運墨卻愈發任性而奔放,展現出狂亂的自在之美。
2013年,李安成無奈搬離寄居已有八年的紅樹林住所;之後,南遷高雄。臨行之前,他將自己持續守護的一批個人畫作,寄存在誠品畫廊,委託從1988年就已熟識,而且曾在永漢畫廊為他舉辦過個展的趙琍,為他安排後續的展覽。
詎料,2015年7月18日,李安成卻因意外染疾而病逝。此次回顧性的展覽,即是以李安成親自寄存在誠品畫廊的作品為選件對象,也是對他的深沉紀念。
詎料,2015年7月18日,李安成卻因意外染疾而病逝。此次回顧性的展覽,即是以李安成親自寄存在誠品畫廊的作品為選件對象,也是對他的深沉紀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