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當日現場
一個公共藝術遊戲活動在溫州江心嶼的東園區烈士紀念碑小廣場展開。活動包含了展覽部分和遊戲活動部分,分別通過藝術裝置、塗鴉、互動遊戲等方式呈現並鼓勵公眾參與 。展覽部分是一些關於江心嶼的模型和長卷畫,而遊戲環節分為有長捲布的繪圖、裝置拼搭和互換物品。活動的原計劃是希望公眾參與遊戲的同時,提出一些自己關於江心嶼關於溫州城市的見解,分享一些自己的故事。
場地佈置,海報說明了活動的目的和遊戲的方式
然而因為參與人數規模過大,完全超出控制。最後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公眾遊戲活動。儘管脫離了一定的初衷,但重要的是在觀察活動的過程和產出成果時,我們獲得了一些關於公共空間應當如何被生產和使用的想法。
超過200多人參加了遊戲
更有意思的是,似乎應證了阿甘本有關於 “玩耍”和“褻瀆” 的關係解讀“有一天,就像兒童遊戲那些不使用的物件一樣,人類會以同樣方式遊戲法律:不是為了將它們恢復到經典意義上的使用,而是永遠地將它們從經典的使用中解放出來”。那麼,大家玩耍,尤其是孩童,是一起來卸除那種被模式化、被神聖化的空間屬性。
參與者中,小朋友非常的積極。有意思的是,儘管參與遊戲的遊客形形色色,而小孩子佔多數。也正是他們帶動了一部分家長的參與。
使用不一樣的道具
在用並給杯子上水調色的遊戲中,小孩子的熱情不僅限於作畫,還有與人的交流和同伴爭搶顏色的狀態,都表現出一種很人性化的空間產生狀態。
杯子上色遊戲參與者大多都是小孩。小孩子對於水和顏色有著特別的熱情
在小島模型插便簽彩旗遊戲中,本來是期待大家能寫一寫自己關於江心嶼島的感想。然而,一方面由於紙條太小,另外也是因為這樣的目的並不明確,導致大多數人僅僅寫了一些情感敘述,比如“我是某某”、“我愛某某”等,孰真孰假亦不知。
插旗遊戲中,有些孩子表示很喜歡這個等高線模型,除了趴倒還會在上面踩。
還有兩個外國友人的參與令人詫異。在聊天中,兩位參與者告訴我們,他們來溫州是教書的。聽說江心嶼島是溫州必來之地,所以那天過來一趟。他們看到這個活動覺得很新奇,因為整個形式看起來很西化,例如藝術裝置什麼的。但氣氛又很中國化,大人圍觀小孩參與等。
我們看到一個公共活動可以產生對話機會,並產生有效的信息。可能只言片語的信息都在日常生活中被淡化,然而信息所傳達的意識會慢慢融入到身體感受中去。
我們看到一個公共活動可以產生對話機會,並產生有效的信息。可能只言片語的信息都在日常生活中被淡化,然而信息所傳達的意識會慢慢融入到身體感受中去。
其中一位加拿大朋友說,這是他第二次來了,這次主要是帶另外一個新來的朋友來體驗一下江心嶼島。的確,據我們整體觀察下來,參與者除了大部分小孩,和少部分成年人。很多島上的工作人員安保人員,他們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進行觀望。可能是因為遊戲本身對他們沒吸引力,或因為工作不能擅離崗位的原因,少部分過來圍觀的人,並沒有加入到遊戲中來。
只觀不語的保安和島上工作人員們
不過另外一個有意思的活動是卡片交換的遊戲,一種以物易物的社會“經濟”行為。參與者們可以從九十張卡片中任選一張,條件就是要用自己身上的任何東西來交換,並留下自己的一段故事或想法。最後可能的是,每個參與者都被詢問拍一張照片留念(然後拍照留念)。
這個遊戲的大部分參與者都是青年或成年人,交換物的內容也是形形色色,有些人留了一包紙巾,一個橘子,一包零食甚至是五塊錢的紙幣。在留言中,有人寫了一首詩,有人寫了一天的遊歷感受,而有些的似乎是出自小朋友之手,只寫了名字和日期。
當天的活動還“邀請”到了溫州當地的電視台,並採訪了活動主持人、參與藝術家以及其中一個卡片遊戲的參與者,一對母子。兩天后晚間溫州百曉新聞播出了活動狀況,並看到的了新聞中母親對著記者描述自己之前關於江心嶼的情感和故事,並希望能藉助這次遊戲活動,跟兒子傳達更多的有關於這座島的故事,以及這個城市的歷史。
而我們在現場看到的,其實是另外一個樣子:在採訪完母親之後,記者開始指導小孩子應該如何配合攝影師的鏡頭進行活動和拿卡片的動作,以便攝影師能完整記錄一下活動過程。所邀請到的電視台,以及這樣的場景再現,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公共空間是如何在媒體輿論領域裡進行生產的。
| 回顧前期過程 |
事實上活動是一個兩步曲。由未建成工作室(Unbuilt Studio)主導,並獲得了獲溫州大學建築和溫州鹿城區旅遊局的支持。在島上活動之前,兩位來自上海的藝術家與18位溫州大學建築系的志願者學生成立了圖繪工作坊(mapping workshop)。而後在藝術家的指導下,兩個主題組在零散的四天時間裡進行了藝術圖繪(mapping)的實驗,策劃出最後在島上游戲和製作遊戲所需要的道具。
第一天
由於缺少非常明確的創作方式和想法,藝術家侍海山和鍾康君分別帶領兩個主題組開始了試驗:研究可能的繪圖和裝置的形式。
鐘康君老師的裝置組
當完成這個圓環繪製以後,鐘康君老師隨之確定了之後可能進行的第一個遊戲:用一次性杯子擺成一個大的島形狀,參與者用水彩來裝點水杯,最後形成一個彩杯裝置。
第二天
鑑於兩位老師和大部分參與者都沒有參觀過江心嶼,第二天便組織了一次有目的的實地考察。學生們上島前還被要求拿著地圖,去紀錄他們在島上所能察覺到和想到的一切事物。
這樣的任務本來是期望學生們能思考一些在島上所能進行的活動和紀錄島上游客們的想法和行為的。然而,因為沒有明確指導的原因,大部分人的記錄僅僅是旅遊地圖一般的描述。換句話說,紀錄的成果基本無用。
無多少有效信息和繪成果的幾張任務地圖
針對出現的問題,導師與學生們討論後,才發現學生們普遍需要更明確的活動目的和創作方法指導。
第三天
繪圖組開始試驗用噴壺來繪製長卷水彩畫。由此,第二個遊戲就確定下來了:用噴霧來噴制一個江心嶼島的形狀。
經過商量,策劃的第三個遊戲是用卡片進行交換和互動。
功底深厚的侍海山老師教同學們如何簡筆水彩畫,並要求學生們每個人都製作9張關於江心嶼島上景點的手繪。
在裝置組裡,第四個遊戲也大體確定:希望能完成一個島狀模型,可以讓參與者用來插小旗子,並表達其內心想法。
第四天
繪圖組發現可以利用昨天完成的噴霧長捲進行塗鴉活動,第五個遊戲也隨之誕生。
所有卡片也繪製並裝裱完成。
第五天
也就是活動日
到達場地佈置完成,活動便自然而然開始了
在一切開始前,事實上活動的目的一開始並不明確,純粹是想在島上做一個公共活動,也並沒有設計什麼具體的措施。一切都是在一系列過程推敲和爭論中,才逐漸意識到,應該要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總的來說,大家是在一頭霧水中達成了共識:我們就是來做模型和策劃遊戲的,用一種藝術的方式。藝術介入空間生產的動機很簡單,希望能削弱那不可避免的資本元素,用一種第三者的狀態來調節空間。
筆者作為本次公共活動的發起人和讚助者,除了設立初步活動計劃、參與和紀錄了整個活動過程之外,還進行了與一些權力部門的周旋以獲得場地的使用,以及和社會媒體的協商以獲得公共媒體的報導。這都是本次公共空間生產的無法忽略的政治性手段,在這裡不展開贅述。
再現的公共遊戲活動過程似乎呈現了一個被默認的事實:在一個特定地點的公共空間生產,其實是一個台前台後共同運作的過程。這其中不單單是策劃公共活動本身的形式,更是需要一些社會輿論和政治介入,才能真正生產出中國城市中的公共活動與公共空間。
作為局內人時,許多理性反思會被所需要所決策的緊迫感所壓縮和淡化,甚至無法做出批判性的決定。然而,過瞭如此久的時間再重新回顧,才發現了過程中許多可以出現的其他可能性以及自我意識和外界環境衝突所出現的決裂,甚至會模糊掉自身的目的。
活動記錄視頻
Unbuilt Studio 網站 : http://www.unbuilt.ne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