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 Bartlett B-Pro Project : 微生物纖維聚落的自我增殖











在UCL的Bartlett裡Architecture Design和Urban Deisgn研究生課程的核心,B-Pro各個小組致力於建築與城市理論的尖端實驗,是學院培養新興建築師的搖籃。這篇文章特別來介紹今年2016 B-Pro Show中的銀獎得主RC16中的Microbial cellulose(微生物纖維)小組的作品。

RC 16:Microbial cellulose 微生物纖維self-proliferated bio-cellulose community

自我增殖生物纖維社區組員:李麗朋,黎鵬,黃文娟,肖雪




從微觀到宏觀,從紅茶菌到倫敦,微生物纖維小組以材料來主導生態城市設計,旨在通過"垃圾處理策略"建立城市的自我循環,重組城市肌理。該設計提出的理念是通過微生物的自我增殖來構成廢物消化系統,隨時間推移,城市廢棄物不斷被增殖的微生物消化,而其產物,纖維素,則會被用作新興的建設。在微生物群體的擴張下,城市的空間形態隨之逐漸改變,周邊環境與人類行為也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對於龐大城市能夠產生直觀的影響。





為了釐清製作的過程,詢問了製作團隊Zoe在製作過程中是什麼原因,讓你們在眾多元素中選擇了紅茶菌作為研究方向?Zoe:剛來的時候其實沒有什麼目標也沒有經驗,並不知道選擇什麼材料,在匆忙之中選擇了BIO-GEL(生物凝膠)作為我們的研究方向。但由於凝膠是較軟的物質,很難做成東西。之後又選擇了蟻群作為研究對象,試圖通過研究螞蟻的生活習性以及觀察到的現象創造出一種新的城市環境。 

然而在第一次presentation的時候這個方案就被否決了,因為在16組,有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性原則:即能否把生物當做人來進行模擬。人類社會和生物群是不一樣的,如果非常生硬的套在一起,是不對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在TED講座上看到一個UAL的女生在用紅茶菌作為衣服的原料。我們在選擇材料有兩個要點:

1.這個材料是否有建造可能行,例如生物凝膠就沒有什麼建造性。 

2.這個材料是否有趣。像紅茶菌是微生物生產出來的材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工合成材料和種植一個材料,這樣的產出模式比較豐富而有層次,當時想到能否可以從藝術領域跨到建築層面來研究。 








 
在紅茶菌的研究中,我們利用前期有一些reference的研究,之前有科學家一直在用電子顯微鏡進行紅茶菌動作情況的研究,在觀看了一系列實驗錄像之後,我們對於這個微生物才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紅茶菌先將糖分轉化為纖維絲,再像織布一樣將我們最後的材料編制出來。



由於RC16是關於微生物的研究,RC 16是怎樣一步步從生物模擬變為建築設計的呢?

Zoe:首先在進行了前期的生物實驗之後會得出幾種不同的材料,接下來探索的就是怎樣將2D的材料轉化為3D的空間形式來改變城市,因此我們全年的material system的重點就是探索如何將材料創造出不同的空間。在展廳當中所陳列的圓形的以及折疊或者縫紉型的模型其實都是我們整個方案的演化步驟。



但看到最後,最後成果要如何在未來城市中應用的展望?

Zoe: 我們現階段研究的看起來是材料,其實是一種城市的"垃圾策略"。城市中有很多資源沒有被利用,我們提出了這一種解決垃圾的模式其實是一種暢想。這個材料最終是由垃圾產生的,是城市代謝中的一個環節,在得到一定產物之後再回饋給城市。回收不好的垃圾得以再利用回饋給社會,算是改變城市的方式。其次是這個材料的可建造性,這個材料含水性非常強,可以作為城市濕度調節的利器。此外這個材料是一種生物膜,對於空氣過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PengLi: 我們這個材料是一種生物材料,本身俱有可生長性,比如材料在某處有個破洞,我可以立即用垃圾等物質產生出新的“補丁”補上這個破洞,這在未來建築修復領域可以有一個展望和發展。這種生長性和修復性使得這種材料具有生命力,未來建築因此也將具有生命力的特性。 

雖然現在這個材料比較輕質而單薄,但是類比紙張,通常來講紙張是無法來建造建築的,但是木頭可以,而紙張又是由木頭製成的。因此反向推理來說,在一定的技術手段下我們這個材料未來也是有機會在建築裡應用的。







 
Share this artic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